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
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,中考文言文的提醒主要是阅读类型的,所以多积累、多阅读是很重要的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,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,希望可以帮到大家。
河中石兽
基础知识
◆文学常识
纪昀,字晓岚。乾隆十九年进士。清代著名学者,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官,编定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。著有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等。
?《阅微草堂笔记》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,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,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,另外人事异闻、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。?
(1)字音
圮(pǐ) 募(mù) 棹(zhào) 杮(fèi ) 湮(yān) 啮(niè) 溯(sù) 欤(yú)
(2)词义
一寺临河干(靠近) 山门圮于河(倒塌)
阅十余岁(经过,过了)
尔辈不能究物理(事物的规律、道理)
可据理臆断欤(主观地判断)
求石兽于水中(寻找) 如是再啮(这样)
竟不可得(终于,到底) 但知其一(只)
盖石性坚重(表议论的发语词,无实义)
尔辈不能究物理(你们)
以为顺流下矣(认为) 然则天下之事(既然这样,那么)
(3)通假字
曳铁钯(“钯”同“耙”,平整土地用的家具)
不亦颠乎(“颠”同“癫”,疯狂)
(4)古今异义
物理(古:指客观事物的道理,规律;今:一门学科)
盖 (古:发语词;今: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)
古代诗歌五首
前:过去。 古人: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。
后:未来。 来者: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。
念:想到。 悠悠: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。
怆然:悲伤的'样子。 涕:古时指眼泪。
未了:不尽,不断。 造化:大自然。
钟:聚集。 神秀:天地之灵气,神奇秀美。
曾:同“层”,重叠。 决眦:眼角(几乎)要裂开。
会当:终当,定要。 凌:登上。
小: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意思为“以……为小”
缘:因为。 足:足够,丰盛。
豚:小猪,诗中代指猪肉。
山重水复:一座座山、一道道水重重叠叠。
柳暗花明:柳色深绿,花色红艳。
浩荡离愁: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,也指作者心潮不平。
浩荡:无限。 即:到。
落红:花以红色者为尊贵,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。
花:比喻国家。
主题解说
《登幽州台歌》陈子昂,唐代诗人,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,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孤独苦闷的愁苦情怀。
《望岳》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
通过描绘泰山雄浑景象,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,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,敢于攀登顶峰,俯视一切的雄心。还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《登飞来峰》王安石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
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,含蓄地表明了有成就大事业的心胸,才能无所畏惧。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。
《游山西村》陆游,号放翁,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
诗人用真挚的感情,明朗的笔调,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,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。
《己亥杂诗》龚自珍,清代思想家、诗人、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
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,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、不甘沉沦、虽远离官场仍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。
《爱莲说》
1、文学常识
本文选自《周元公集》。作者周敦颐,字茂叔,北宋哲学家。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。
2、文言词语
u 常规词语
【蕃(fán)】多。 【独】唯独。
【盛】大规模。 【予】我。
【染】沾染。 【濯】洗涤。
【清涟】水清而有微波,这里指清水。
【妖】美丽而不端庄。 【植】立。
【亵(xiè)玩】玩弄。亵,亲近而不庄重。
【谓】认为。 【隐逸】隐居的人。
【君子】品德高尚的人。【鲜】少。
【宜】应当。 【众】多。
u 词类活用
【蔓】生枝蔓。【枝】张枝节。【亭亭】耸立的样子。
【朗读课文,翻译重点句子】
1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
2、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。
参考译文:
1、我唯独喜爱莲花(从)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,它经过清水洗涤但(并)不(显得)妖媚。
2、(它的茎)中间贯通、外部挺直,不生枝蔓,不长枝节,香气传得越远(就)越清幽,洁净地挺立(在水中)。
阅读探究
1、在第一段中,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,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?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?
从生长环境、体态香气、风度气质等方面,表达作者不慕名利、洁身自好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。
2、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,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?
不慕名利、洁身自好,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。
3、“予独爱莲”中的“独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?
遗世独立,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。
4、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”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?
庄重、高雅(清高)。
文档为doc格式